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

烏龍茶就是青茶。

雖然我是屬於咖啡那一派的,但偶爾我也喝茶。(字面上的意義)
最近看到一篇介紹烏龍茶的文章,很無聊,但某種層面上也很有趣。(?)

最常見的大紅袍、鐵觀音也是烏龍茶的一種

為什麼叫烏龍茶?
據說是採茶的人下山的時候不小心搖晃到竹簍裡的茶葉,然後意外發現搖一搖更好喝。
「搖青」這個動作莫名其妙成了烏龍茶製作的必備過程,
是無心插柳、很烏龍的新發現,所以才叫做烏龍茶。



科學一點來解釋,一般,茶農制茶時,將曬青(就是晾鮮葉)與搖青交替進行,
多為三晾三搖,也有六晾六搖。「搖青」是使茶青葉緣相互碰撞,導致葉緣破碎,葉子中的茶多酚少量發生氧化,轉化為茶紅素,這就形成了「綠葉紅鑲邊」這個烏龍茶最顯著的特徵。

雖然是很沒用的知識,但每次看到這種非常識性質的文章總是覺得很開心。


「或許哪天會派得上用場吧」這種預感很強烈。




.



話說回來,我其實覺得那種專研茶道的老人很厲害...
就是那種很講究茶具、沖泡溫度、茶葉品種、香氣之類的,
說穿了,也就是對幾片樹葉莫名的堅持,
超級老派的文化現在看起來反而很潮。








幾百年來悠閒的時光濃縮進一壺茶,
苦盡甘來,心也隨溫度安逸下來。











平靜、安詳、衷於自我,茶葉的意象如此鮮明。





真好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